来源: 握法网 时间:2025-02-18 浏览量:618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都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并且法律当中所规定的,对于法定监护人来说的话,即使是父母离婚也不会导致丧失监护权,只不过说抚养权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监护人来说,必须要按时送适龄儿童上学。
请问父母都是法定监护人?
一、根据法律规定父母都是法定监护人?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都是法定监护人,监护人员负有保护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义务。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主要应承担如下义务和责任:
1、必须按时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入学;
2、必须保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接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让他们中途停学;
3、应按规定,交纳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杂费;(生活确实困难,无力支付杂费的家庭可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减免)。
4、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根据《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对于那些未经批准,拒送子女或被监护人人学,以及让正在小学、初中就学的子女或被监护人中断学业的家长,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分别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罚款或其他行政处分,开采取有效措施,责令他们送子女或被监护人人学。
二、法定监护人包括哪些?
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法定监护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三种:
(1)未成年人的父母;
(2)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3)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等法人组织。担任监护人的顺序依血缘关系和组织关系的远近而确定,顺序在前者排斥顺序在后者。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四种:
(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其他近亲属如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3)关系密切的其它亲属、朋友。
(4)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当地的民政部门。
确定监护人也依上列顺序进行。担任法定监护人应监护能力。认定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主要根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上的联系状况等因素确定。
法定监护人在我们国家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作出的一种监护,一般情况下对于未成年人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法定监护人。
在线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握法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点击意见反馈提交问题,我们将按规定核实后及时处理。
标签: 太仓律师、柳州知名刑事律师、烟台刑事律师、黄石著名律师、握法律师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网络相关图片、资料整理。如若侵权或者不符请通过发送文章链接至邮箱(lzy#ee0592.com #替换成@),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