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13164870333
律所:握法
邮箱:lzy@00086.net
Q Q:
该站还没律师入驻,欢迎咨询
查看更多当前位置:首页 >> 民事诉讼
发布时间:2024-10-24 14:52:03来源:许昌民事纠纷律师(https://www.00086.net/xcmsjfls)
母亲痴呆儿拒养,拆除心墙促和谐
案情简介
任老太育有两子四女,任老太丈夫于2020年上半年因病逝世。任老太丈夫在世时,六个子女立有一份协议,约定由两个儿子共同承担老人养老送终的相关事宜,同时父母财产也归两个儿子均等继承。2020年上半年任老太丈夫亡故后任老太又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生活无法自理,经常看病就医,需要有人时时照料。面对新增加的种种困难,兄弟间为赡养、护理母亲发生纠纷,两人都不愿意把母亲任老太接到自己家中照料。四姐妹见状极为不满,与兄弟俩协商不成,六人间也发生了争执。为妥善处理好母亲晚年的赡养、护理问题,四姐妹数次向村镇办事处求助,但此赡养纠纷经村镇办事处多次协调都没有结果。为尽快落实任老太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居的问题,村委会及任老太的四个女儿来到枫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过程及结果
枫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后,两次预约纠纷当事人前来参与调解,但因兄弟妯娌间矛盾较深,都以一方缺席而作罢。为使调解工作有效实施,调解员要求村委会提前做好各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并预约各方当事人于一周后到枫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参与调解。在调解准备阶段,调解员对任老太的两个儿子陈某松,“抓桥经验”,陈某新的家庭情况做了摸底,弄清楚他们在赡养母亲任老太上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原来兄弟俩都有自己的小家庭,生活压力本来就比较大,加上母亲任老太现在的病情,要单靠某个子女来养老确实是困难重重,但有困难并不是推卸责任的理由调解会上,调解员明确指出赡养老人是儿女们的法律责任与义务,教育子女们不能因为母亲现在痴呆了就弃养,再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随后,调解员与六兄妹一起对赡养的具体问题逐条分析定责。在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的前提下,针对任老太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让她有个好的养老环境,如何解决养老所需费用等问题,调解员和陈某新、陈某松逐渐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兄妹六人经过调解员四个多小时的疏导,也基本达成调解共识,并逐条约定母亲任老太晚年赡养的相关事宜。
(1)各方一致同意将母亲任老太送至枫桥镇养老院居住,每年春节由次子陈某新负责接回家居住数天。养老院居住期间产生的费用由陈某松、陈某新各半承担。
(2)如果后期母亲不住养老院,其生病卧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护理时确定居住在次子陈某新家一楼,并由子女六人无条件按日轮流护理照料。母亲百年后,由次子陈某新负责办理后事。母亲患病产生的医药费用除医保外的自费部分,由兄弟二人各半分担。
这起赡养纠纷案在调解员的悉心调解下终于案结事了。老母亲得以安享晚年,六兄妹解除心结,拆除心墙。
案例点评
虽然当前农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部分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负担较重。由于经济困难,许多农村家庭在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遇上老人体弱多病,若各方不能相互理解、体谅,子女之间、子女与父母之间极易产生矛盾,从而引发赡养纠纷。一般来说,赡养纠纷的当事人都是亲属关系,所以赡养纠纷的调解要以打“亲情牌”为主,以打“法律牌”为辅,需要调解员运用经验、智慧、方法、技巧等灵活处理,才能避免矛盾纠纷激化或升级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性痴呆的一种,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也增加了。我们总是习惯性将生活的重心、注意力放在工作和孩子上,却不知家中的老年人也需要我们的关注。若家中老人不幸惠上老年性痴呆,作为子女要平常心,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父母。目前,农村经济状况有了改善想是生活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高龄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而阶段性无人照看。因此,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开拓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显得十分迫切。只有把农村“养老压力”问题解决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