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13164870333
律所:握法
邮箱:lzy@00086.net
Q Q:
该站还没律师入驻,欢迎咨询
查看更多当前位置:首页 >> 刑事常识
发布时间:2023-11-16 11:29:32来源:温州刑事案件律师排名(https://www.00086.net/wzxsajlspm)
双方虚假通谋的法律行为有效吗?
[情景案例]
2021年2月1日,冯某与甲公司职工于某签订一份《借款合同》,约定于某向冯某借款100 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 10%。事实上,冯某实际出借对象并非于某,而是于某所在的甲公司,因为借款时,甲公司不方便以自己的名义借,故以于某的名义借款。借款时,借贷双方均对实际借款人为甲公司的事实清楚了解,而该笔借款最终用于支付甲公司购买乙公司的股权。之后,甲公司认为该借款系冯某的个人借款,与其无关,由此引发争议。
请问:冯某与于某签订的《借款合同》有效吗?
[律师解答]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因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因而根本不能引起行为人意思表示内容要求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从行为开始时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我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本案中,因于某与冯某签订《借款协议》时,并无真实借款的意思表示,故双方之间不存在借贷的民事法律行为。而本案中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是甲公司与冯某存在直实借款的意思表示,故应认定甲公司与冯某存在借贷的民事法律行为,应由甲公司承担还款义务。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在线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握法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点击意见反馈提交问题,我们将按规定核实后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温州刑事案件律师排名
律师:握法【福建-厦门】
执业机构:握法
联系电话: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www.00086.net/wzxsajlspm/index.php?id=436396&r=article%2Fdetai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