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平顶山律师—握法律师
    13164870333
    首页 律师介绍 运输合同 征地补偿 民事纠纷 贷款纠纷 法律咨询 联系方式
  • 平顶山律师
      • 律师信息

      • 平顶山律师
        握法律师

        手机:13164870333

        律所:握法

        邮箱:lzy@00086.net

        Q Q:

        地址:福建厦门厦门软件园三期
      • 律师介绍 / About Lawyer

        该站还没律师入驻,欢迎咨询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 所有的民事纠纷都可以调解吗?
      • 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以延期开庭?
      • 民事纠纷中,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白愿履行后,能否再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进行抗辩?
      • 民事纠纷中,保证人是否享有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如果其不主张时效抗辩,承担责任后能否向主债务人追偿?
      • 民事纠纷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的存续期间,从何时起算?
      • 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能否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 占有的财产被他人侵占的,在多长时间内可以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
      • 股权可以出质吗?太仓律师
      •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都需要公开进行质证吗?太仓律师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是否需要新的举证期限?
      13164870333
    • 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纠纷

        民间借贷与以房抵债的处理

        发布时间:2021-08-30 13:59:42来源:平顶山律师(https://www.00086.net/0375)

        网友:民间借贷与以房抵债的处理

        律师: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抵押权和质权行使的成本,在民间借贷中,当事人广泛通过约定以房抵债的方式来处理借款债权(俗称“让与担保”)。我国法律虽然没有规定作为“让与担保”的担保物权类型,但并无禁止性规定。同时,为防止物权法定过度僵硬,窒碍交易,应坚持“物权法定缓和主义”,除法律之外,应当承认通过“习惯法”创设的物权类型。

        当事人在民间借贷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签订合同约定,借款人逾期不偿还借款即愿意以自己所有(或经第三人同意以第三人所有)的房屋抵偿归贷款人所有,该合同实为基础借贷债权的担保,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认定双方之间系民间借贷法律关系。贷款人可以选择行使以下权利:

        (1)贷款人依原基础借贷法律关系主张偿还借款的,应予支持;

        (2)贷款人在履行清算义务的前提下,要求借款人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的,应予支持。

        房屋价值超过担保基础借贷债权(贷款本金、合法利息等)的,贷款人应将剩余款项返还给借款人。房屋价值以贷款人要求借款人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时予以确定。

        当事人在民间借贷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签订合同约定以房抵债,性质上属于债务履行方式的变更,贷款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的,应予支持。借款人认为抵债价格明显过低,显失公平的,可以依据《合同法》第54条第1款第(2)项的规定行使撤销权。转让价格是否明显过低的标准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9条的规定予以确定,即合同约定的房屋转让价格达不到当时交易地的市场交易价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视为价格明显过低。

        在线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握法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点击意见反馈提交问题,我们将按规定核实后及时处理。

        平顶山律师

        文章来源:平顶山律师
        律师:握法【福建-厦门】
        执业机构:握法

        律师个人站

        给他留言

        联系电话: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www.00086.net/0375/index.php?id=289742&r=article%2Fdetail [复制链接]

        http://www.00086.net/0375/index.php?id=289742&r=article%2Fdetail
      • 上一篇:民间借贷如何进行转让
      • 民间借贷案件遵循的10个原则:下一篇

    All Right Reserved 本站关键词: 平顶山律师

    网站管理Copyright 2019-2020 平顶山律师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13164870333 技术支持:握法网